关注首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关注武川燕麦
2022-07-21 来源: 内蒙古金融网 浏览量:7月17日-19日,首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青田县召开,引发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高度关注。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习近平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02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年过去,如今全球范围内共有65处经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国占15项,位居世界首位。2012年,我国设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农业文化遗产故事性十足
我国拥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遍及神州大地。
从空中俯瞰内蒙古武川县,可清晰辨识出巨型的麦田绿洲。这是燕麦摇铃的美丽景象。
“内蒙古武川燕麦传统旱作系统”于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燕谷坊燕麦现代艺术馆
武川燕麦生态旱作系统,在黄金生长带、地理过渡带、农牧交错带这一“三带合一”的燕麦绝佳生长地武川生长,以其独特的生态有机的种植技术、农牧结合的能量循环和轮作倒茬养地技术为旱作生态技术传承至今,至少有四百年的栽培利用历史。
本系统以燕麦为核心,以生态旱作抗旱保墒为特征,以循环利用为精髓,以不用化肥农药为特色,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同时又使得燕麦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高附加值,已开发了如燕麦面膜、燕麦肽等多种深加工产品,有着当前稀缺的有机传统,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未来可持续发展思潮。(文字摘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武川燕麦生态旱作系统申报书”)
2022燕谷坊集团“第二代燕麦胚芽米”发布会
武川燕麦有丰富多元的营养优势,蛋白质和钙、磷、铁、核黄素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氨基酸比例平衡,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较高,这些特质使武川燕麦口感好且味香,汤汁浓白,麦香浓郁,软糯Q弹。目前,武川县依托燕谷坊等龙头企业,开展燕麦产业链价值提升工作,形成了燕麦面、燕麦胚芽米、燕麦油等由低到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模式。(文字摘自“武川县人民政府官网”)
擦亮招牌看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落实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2燕谷坊集团“第二代燕麦胚芽米”发布会
2022燕谷坊集团“全民营养周”启动现场
2018年,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燕谷坊集团投资兴建国内首个全谷物科技产业园,年产燕麦全谷物产能达11万吨/年,产值达40亿元。2021年9月创建了燕麦现代艺术馆·燕麦文创中心。场馆以燕麦科技文化为中心,内涵燕麦科普,燕麦营养,燕麦世界种植分布状况,中国燕麦种植历史和现状,武川燕麦传统民俗文化,武川燕麦非遗场景介绍,燕麦艺术走廊,燕麦艺术打卡地,燕麦艺术油画,燕麦文创室,儿童燕麦手工制作坊等。燕麦现代艺术馆对传承武川燕麦非遗文化,推广普及燕麦科技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字摘自“武川县人民政府官网”)
燕谷坊燕麦现代艺术馆:燕麦秸秆作品——“红船”(该作品由秸秆剪贴非遗传承人吴菊仙老师团队制作)
保护共同农业遗产
促进全面乡村振兴
燕麦种植是武川燕麦的特色产业。中国燕麦产区大部分在贫困地区,而武川县就在这片区域种植燕麦,这是武川县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当前,武川县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断把土地、农民、农产品引向市场,既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加工原材料不稳定的问题,可以说订单农业让群众和企业实现了双赢,对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高效、 优质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
武川县充分发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合机制, 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的生产模式,把分散的燕麦种植变成有组织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促进群众增收。(文字摘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内蒙古武川燕麦生态旱作系统申报书”)
2022第八届燕谷坊订单农业种植签约会
助力农遗“走出去”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赋予农民的“农具”、市民的“保护伞”,是给到武川燕麦产区一个更为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挖掘并壮大自身产业特色和内涵的绝佳契机。
习近平主席专门向此次大会致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弘扬农耕文明的高度重视,展示了为发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事业作出中国贡献的坚定决心。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见证武川燕麦传统旱作系统这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留下更多属于中国的印记。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2023年国产燕麦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09-26
- 丰镇市“塞外丰川”区域公用品牌推2023-09-18
- 金秋助学 | 燕谷坊集团20232023-08-29
- 宇航人公司受邀参加第九届库布其国2023-08-28
- 何均国:燕谷坊坚定发展信心 壮大2023-08-16
- 牌照混业:松绑尚需制度投行业务或2017-01-05
- 《金融时报》中国考虑改革主权债发2017-01-06
- 票据宝观察:互联网金融的“春节时2017-02-06
- 【观察 】中国的“金融救火队”高2017-02-14
- 记者观察|规范农村金融要监管更要2017-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