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财经动态 >> 正文

汽车、房地产、制造业,开始复苏了

2022-08-11  来源: 百度新闻   浏览量:
这两天,财政部、税务总局发了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

本网讯:这两天,财政部、税务总局发了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


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买车少交一半税,有三个条件:



1,接下来半年内买。



2,车价不超过30万。



3,排量在2.0以下。



不管是人生第一辆车,还是家庭第二辆车,这个范围,基本覆盖了大部分自主与合资品牌,也有一小部分豪华品牌。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2.0L以下燃油车总共卖了1772万辆。



其中豪华、合资、自主销量分别为277万、861万及634万辆,占比分别为15.6%、48.6%及35.8%。



今年车市的表现,虽然没有楼市那么惨,可大家都知道,4月份长三角物流停顿,不少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受到影响,作为仅次于房子的耐用消费品,产销都遇到了困难。



数据显示,4月份,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滑31.6%。



1-4月的汽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638.6万辆,同比增速从1-3月增长8.3%变为下降4.5%。



更惨的是燃油车,1-4月销量为492万辆,较去年同期累计增速下滑18%。



那减税这一招,有没有效果呢?



不妨参考一下历史。



2009年的时候,1.6L及以下乘用车减免了5%购置税,那一年,汽车销量增加了357万辆。



2016年的时候,还是同样的政策,1.6L以下排量减5%,汽车销量增加了323万辆。



这一次,买车减税的覆盖面更广,对销量的刺激就算不如2009年和2016年,达到百万辆级别的难度应该不大。



汽车行业的复苏正在路上,楼市和制造业也在回血。



《中国证券报》6月6号有个报道,部分城市的成交,已经开始回暖。



深圳官方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5月,深圳全市二手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为2318套,环比4月份的1860套上涨24.6%,重新站上2000套大关。



南京房地产协会5月30日披露数据显示,2022年5月23日至29日,南京二手房成交1657套,环比增长5%,挂牌均价为32646元/平方米。5月以来,单周新房成交始终保持在1000套以上,与4月份相比,市场成交明显改观,市场回暖趋势已开启。



扬州网上合同备案数据显示,5月9日到5月29日,扬州市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上涨14.74%,热度正在回升。



经济参考报也是6月6号的报道,有机构统计,客户看房活跃度有所提高,50城二手房带看客户量环比增长8%。



长春、上海、哈尔滨及沈阳等城市新增带看量增长幅度较大,代表市场预期的二手房景气指数由18回升至20的临界线。



这说明,在频繁的、持续的宽松政策刺激下,不断降低的首付和利率门槛,遍地开花的放开限购与限售,加上复工复产的进度越来越快,楼市这头“大象”,虽然身形还是有些缓慢笨重,但至少开始起身活动了。



房子和车子,是居民消费的两个大头,产业链覆盖之长,远非其他行业可以相比,只要楼市和车市恢复信心,其他上下游行业也会被带动。



而作为国之重器的制造业,也明显出现了向好的迹象。



比如,工业风向标的PMI数据。



李奇霖指出:5月国内供需双双回升,并带动制造业PMI数据,从4月的47.4%回升至49.6%,比上月上升5.3个百分点;



同时,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4.1%,比上月上升6.9个百分点。



随着运输的好转,企业被动累积的库存开始逐渐消化,产成品库存为49.3%,前值为50.3%。



需求端方面,冲击高峰过去后,实体需求开始修复,企业接单意愿也随之回升。



体现在数据上是,5月新订单指数为48.2%,比上月上升5.6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为46.2%,比上月上升4.6个百分点。



总之,接单的企业多了,愿意补库存的企业也多了,原来堆积在仓库里的产品,也开始有买家了。



当然,PMI整体数据,还没有恢复到荣枯线50以上,但环比4月,明显改善很多了。



当汽车、房地产、制造业同时开始发力,我们终于看到了2022年经济复苏的拐点。



除了复工复产的因素之外,银行在复苏的过程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经济观察报》6月5日文章称:现在,全国各地的银行都在“冲刺”信贷。



用冲刺这两个字,足见银行放贷意愿的急迫。



有广州地区的银行人士说,以前信贷指标要求没有5月这么紧张,也不是那么硬性要求,但是今年5月总分行领导都督促得很紧,分行还要开大会进行督导,要求信贷投放的部门员工要主动询问企业客户的信贷需求。



为啥今年银行这么拼?



原因很简单,是上面要求的。



5月下旬的时候,央行开了全系统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明确提出:



“要主动作为,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引导和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放,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与金融机构共同担负起金融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重任。”



所以,在放贷这一块,银行是有任务和考核压力的。



有银行系统里的人说:他们部门在小微贷款上每年都有30%-40%的增幅要求,不达标的话从上到下,一票否决不能评优。



今年,考核的压力更大,还要银行主动出击,去对接企业。



银行这边冲刺放贷,水源开始流向企业和个人,汽车减税又助力消费回暖,房地产成交的回升,又能带动长链条的产业开动,制造业恢复常态,又能稳住经济的“中枢”。



三管齐下,6月份,就是2022年充满希望的时间。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营业执照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