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绿色金融 >> 正文

发力绿色金融,中国金融部门有哪些新动向?

2021-09-10  来源: 海报新闻   浏览量:
今年以来,中国金融部门正在针对一个领域加快金融标准的制定和出台,这关系到中国此前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这是什么领域?答案是绿色金融。

本网讯:今年以来,中国金融部门正在针对一个领域加快金融标准的制定和出台,这关系到中国此前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这是什么领域?答案是绿色金融。


认真观察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政策和表态不难发现: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正在加快发展。



动向一:促进更多资金流入绿色行业和领域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在我国经济进行全面、系统性转型的过程中,如何促进资金流入绿色行业和领域?绿色金融正在发力,希望发挥“加速器”的作用。


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后,不少银行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业务也纷纷落地。7月中旬,浙江一家环保能源公司从兴业银行获得了1000万元贷款,正是利用公司的碳排放配额作为质押。而贷款顺利达成的背后,环境权益融资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取得跨越式发展,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层出不穷,不断为绿色低碳项目拓宽融资渠道。而且,绿

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


截至二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3.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79万亿元和2.58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3%。


图为8月2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福州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园区内拍摄的“光储充检”一体化智能快充站。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动向二: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选出真正的“绿色”项目


支持经济绿色转型,单靠政府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在动员资金支持低碳转型之前,必须要搞清楚,哪些是真正需要支持的绿色项目。这就需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之一,今年绿色金融相关领域标准正加速落地。


“人民银行正坚持按照‘国内统一、国际接轨’的原则建设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介绍,去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已先行先试4项绿色金融标准,今年7月又有2项绿色金融行业标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和《环境权益融资工具》正式发布。


“这两项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绿色金融行业标准的空白,有助于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环境披露工作、创设和推广环境权益融资产品。”雷曜透露,还有3项行业标准正处于报批和送审阶段。


动向三:以信息披露为基础 强化绿色金融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明确支持项目的同时,需要加大对机构的引导。我国金融部门正分步推动建立强制披露制度,统一披露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和企业实现信息共享。


记者了解到,《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已在六省(区)九地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先行试用。7月中下旬,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相继公布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进展,贵州、重庆两地宣布已实现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全覆盖。


雷曜透露,人民银行组织研发了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直连,能够集成绿色贷款数据分析、绿色信贷全流程监管、绿色金融业绩评价等多项功能,提升对绿色金融业务监管的有效性。


以信息披露为基础,我国金融部门正在强化绿色金融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目前,绿色债券和绿色贷款已纳入央行贷款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工作也在有序推动中,这些激励举措都将为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


图为5月7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东方村,水田里种植的睡莲盛开。当地积极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观光。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动向四:积极参与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


“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拥有较高国际话语权,绿色金融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领域。”雷曜说,我国正积极利用各类多边、双边平台及合作机制推动绿色金融国际交流,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标准、产品、市场的认可和参与度。


今年4月,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统一了绿色债券标准,不再将煤炭等化石能源项目纳入支持范围。


别看只是删除了化石能源项目,背后却是更加规范、严格的绿色债券标准。煤炭等化石能源在本质上仍属于高碳排放项目,国际主流绿色债券标准均未将其纳入支持范围,这个调整实现了与国际主流标准的一致。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绿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不论是推进G20可持续金融工作,还是与欧盟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或是推动金融机构开展海外绿色低碳投资……我国一直为促进全球绿色金融共识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5月7日中国建设银行卢森堡分行8亿欧元绿色债券上市敲钟仪式在卢森堡和北京两地连线同步举行,图为当日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举行的敲钟仪式。中国建设银行供图 新华社发


动向五:提醒金融机构警惕“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巨量资金需求背后蕴藏巨大的投资机会,绿色经济转型的投资风口不断涌现,十分吸引国内外市场参与者的眼球。


根据国内外主流机构的测算,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的资金投入规模介于150万亿元至300万亿元之间,相当于年均投资3.75万亿元至7.5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有些地方出现“运动式”减碳,部分行业、企业工作着力点有所“跑偏”,目标设定过高、脱离实际,有的机构热衷于打标签、发牌子,碳中和“帽子”满天飞。


对此,金融部门多次提醒,认清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之势的同时,金融机构要保持冷静理性,高度警惕“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因此,绿色金融既要发挥“加速器”作用,也要认真做好产能预警与风险监测,真正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均衡,进退有序,协力保障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