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银行保险证券 >> 正文

人民银行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2022-08-11  来源: 内蒙古金融网   浏览量:
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支持。

本网讯: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总体来看,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支持。


  在对宏观经济的研判上,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但总的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保持较强韧性,宏观政策调节工具丰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


  谈及下一步政策思路,报告指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金融政策落地生效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报告专栏介绍了金融政策助力经济回升的效果。


  一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综合运用降准、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快上缴央行结存利润,截至7月底已上缴1万亿元,相当于全面降准近0.5个百分点的政策力度。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市场主体实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


  三是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继续运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力度,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落地,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


  四是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LPR改革效能,今年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0.1个、0.2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利率为有统计以来新低,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存款利率跟随市场利率变化。


  五是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专项金融债券。发挥好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供应链票据平台作用,提高企业应收账款流转效率。


  六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调增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推动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投放。


  总体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6月末,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同时,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行业的信贷投放稳步增加。


  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上调


  2022年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将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仍保持第三位。报告指出,此次人民币权重上调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


  自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以来,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人民币跨境使用。截至2022年6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余额为10.1万亿元,其中持有股票、债券规模均为3.6万亿元,分别是2016年末的5.5倍和4.3倍。与此同时,更多经济体将人民币作为其官方储备货币,境内外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稳步增长。


  报告指出,下一阶段,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下,人民银行将和各金融管理部门一道,继续坚定不移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完善数据披露,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不断提升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性,为境外投资者和国际机构投资中国市场创造更便利的环境。


  进一步促进信贷结构调整优化


  信贷结构演变是经济结构变迁的映射,同时也发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报告指出,2010年以来,伴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推动,我国信贷结构呈现出“制造业筑底企稳、普惠小微稳步提升、基建高位缓落、房地产冲高趋降”的变化特征,特别是2019年以来信贷结构明显改善。2022年6月末20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中,普惠小微、制造业、基建、房地产贷款大体占全部贷款余额的一成、一成、两成、两成半,近年来金融不断加大对普惠小微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报告指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促进信贷结构调整优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构建和不断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稳、结构优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把握好传统驱动力和新兴结构性潜能间的关系,“破立并举、慢破快立”,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兴增长点的培育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抓紧有利时间窗口“立”,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投入实体经济转型重点领域,挖掘绿色投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结构性潜能,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


  高通胀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挑战。6月美国CPI、欧元区HICP同比分别上涨9.1%、8.6%,分别创近40年和有统计以来新高,宏观政策陷入稳增长与抗通胀的两难局面。


  关于国内物价情况,报告认为,一方面,从基本面来看我国具备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有利条件。过去一段时间我国通胀走势总体温和平稳,今年1-6月CPI累计同比上涨1.7%,PPI同比涨幅逐月收敛回落,在全球出现罕见高通胀的背景下保持了国内物价形势的稳定。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短期内我国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物价涨幅可能阶段性反弹,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从外部看,全球通胀中枢明显抬升。从国内看,诸多因素叠加将驱动通胀中枢阶段性抬升,主要压力来自:一是疫情受控后未来消费复苏回暖,可能推动前期PPI上涨向CPI的传导加快。二是我国CPI篮子对食品特别是猪肉价格依赖较大,目前新一轮“猪周期”已开启,可能拉动CPI食品分项涨幅走高。三是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品的进口依赖度较高,能源进口成本攀升最终将体现为国内交通出行、相关产业链终端消费品等更广范围的价格上涨。


  综合研判,报告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CPI运行中枢较上半年1.7%的水平将有所抬升,一些月份涨幅可能阶段性突破3%,结构性通胀压力加大。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坚持稳健取向,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兼顾把握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平衡。一方面,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做好妥善应对;另一方面,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全年经济运行实现最好结果。


  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在下一步政策思路中,报告谈及了防风险的内容: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具体包括: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高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推动系统重要性银行按时满足附加监管要求,加快推动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建立健全总损失吸收能力,切实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稳妥推进具备设立情形的非金融企业依法申设金融控股公司,不断健全相关监管制度体系,推动金融控股公司稳健规范可持续发展。加强金融法治建设,以制定金融稳定法和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并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处置长效机制,推动处置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风险,提高风险识别的前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压降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进一步深化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职能,发挥风险差别费率的激励约束作用,提高早期纠正的权威性。持续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属地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形成风险处置合力,确保处置措施有效执行和落地。健全金融风险问责机制,对重大金融风险严肃追责问责,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